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各區引導步驟!武漢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申報條件獎補和申報時間總結,詳情如下,我市培育了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9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并給予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所在區各500萬元獎勵支持,促進中小企業集群提升產業鏈和關鍵環節配套能力,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詳情如下,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需要咨詢了解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選擇全面可靠的一站式體系保障。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專注于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精準的政策資源、優質的企業資源、成功的項目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戰方法論與成熟的服務成功案例體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各環節均由專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詢各省市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一、武漢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申報基本條件
(一)主導產業明確
集群主導產業為所在區支柱或特色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要求,發展水平位居細分領域全國前列,有較高的集群品牌度,占地面積一般不超過100平方公里,具有一定的產值規模,其中中小企業產值占集群產值70%以上,主導產業占集群總產值比例高于70%。
(二)企業聚集度較高
集群擁有一定數量的中小企業,并持續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主導產業中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三)實施市場化運營
集群擁有市場化運營、管理或投資機構,擁有較為完善的運營管理工作機制,服務資源豐富、服務能力較強、在企業和企業、企業和政府之間發揮了較好的橋梁紐帶作用。
(四)產業鏈協同高效
集群產業鏈布局合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產供銷一體化協同協作機制較完善,建立了通用生產設備、物流、倉儲、人力、設計等共享機制,產業鏈關鍵環節配套能力較強,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完善。
(五)創新發展水平高
集群重視研發持續投入,近三年中小企業研發經費呈持續增長態勢,統籌建立了多元創新平臺,與大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合作緊密,突破了一批主導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呈增長態勢,積極參與主導產業的標準制修訂工作。集群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高,數字化裝備和系統應用廣泛。集群能源消費結構合理,二氧化碳排放量強度持續下降,建立了綠色低碳服務機制。
(六)服務體系較為完善
集群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和專業化的集群促進機制,培育了市級以上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或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擁有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等,有專門人員從事企業服務工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宣貫實現集群全覆蓋,惠企政策受益主體清晰了解和應享盡享。集群未來三年發展規劃目標清晰,工作措施切實可行。
集群企業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質量和環境污染事故,重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和數據安全事件,以及偷稅漏稅、違法違規、嚴重失信和其它重大問題的行為。
二、武漢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申報要求
(一)提高工作認識,明確培育重點
各區要充分認識培育和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自身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和企業機構,深度挖掘“根企業”發展潛力,注重把握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賽道,精準定位集群的主導產業和培育重點,注意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二)堅持對標提升,優化發展生態
要對標先進地區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成效,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圍繞金融、數字化、綠色發展、人才培養、對外合作等方面為集群賦能。加快構建多層次創新平臺,促進顛覆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推動公共技術平臺向中小企業開放,形成融通創新的發展格局。
(三)完善工作機制,明晰發展規劃
市區建立“目標同向、資源同投、服務同力”的協同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省級財政和市級財政對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各500萬元的獎勵政策落地,支持各區將政策落實到集群運營主體。各區加快集群發展規劃和產業鏈全景分析,精準識別斷點、弱點,積極對接核心企業、科研機構等資源,通過精準招商、協同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等方式“補鏈、延鏈、強鏈”,推動我市中小企業特色集群專業化、協同化發展。
武漢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申報時間
請各區認真做好培育工作,于10月31日前將轄區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信息表報送至市經信局。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穩拿補貼政策資金與品牌榮譽提升!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獲取最新政策詳情,歡迎前來交流。
